产业招商

产业招商

NEWS CENTER

  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4)具备社消零总额增速均值明显高于2023年、(2024)年度国内引资总额持续增长、年度土地供应面积稳定增长、(2024)年度市场主体持续大幅增长等主要特点。

  越秀区按照“控物业、选专业、定产业、招企业”发展路径,科学布局科技赋能、生命健康、时尚文化、国际商贸4大主题片区,高质量打造19个“硅巷型”创新街区,推动旧空间业态升级,带动老城区创新发展。

  截至2024年11月底,天河区磁吸市场主体77.7万户,其中企业60.7万户,今年新增企业9.6万户,均居全市首位。作为广州的经济第一区,天河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17年领跑全市,经济大区挑起重任。

  今年,是我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40周年。40年来,广州开发区累计引进外资企业超5000家,2023年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30亿美元,占广州实际使用外资的44.4%,连续5年稳居国家级经开区之首。

  番禺区产业基础扎实,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新的产业集群和创新生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合作空间。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积极打造知识城、科学城、海丝城、生物岛“三城一岛”战略平台,强化联动发展,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已形成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以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为代表的“万亿制造”产业格局已经初显。

  海珠区还将抓实技术创新和规模应用发展新机遇,努力打造低空融合飞行试验区、全球低空产品首发地、低空应用场景展示岛、城市空中交通超级枢纽。

  本次评价构建了包含政务服务、对外开放、基础环境、产业活力、人才吸引、要素保障6个一级指标及20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对全国除直辖市、港澳台地区及国家级新区外的900余个市辖区展开综合评价。

  越秀这片3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规上企业超4000家,集聚总部企业80家、占全市14%,税收亿元楼宇70栋、十亿元楼宇6栋,超甲级、甲级写字楼9栋,经济总量、经济密度及商品销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前列。

  据统计,番禺区市场经营主体连续12个季度增减顺差,已达到41.97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有792家。优质企业纷至沓来,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这些都得益于番禺区内外兼修的创新创业环境。

  城区是城市经济资源的集聚地,是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中国城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投融资监管机制、提高项目规划和评估水平、优化要素供给结构,已成为促进“双招双引”、吸引外商外资的前沿阵地,在促进城市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中坚作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2024年前三季度,海珠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收入、规上工业等经济指标保持较好增长。2024年上半年,海珠区数字经济集聚成势,腾讯、头条、阿里、唯品会、蚂蚁五大平台型企业快速发展,带动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44.3%,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连续九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建设形成以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引领的“2+3+N”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

  今年,聚焦产业提质向新,天河区系统谋划了“123456”产业发展思路举措,出台实施一系列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扎实做好产业发展提能级、优结构两篇“文章”,形成了以金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业、高端专业服务业、现代都市工业等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白云区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呈现流量经济、外贸进出口、招商引资增势良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大局总体平稳的特点,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白云区高标准建设“四大枢纽”“一园两城三都四区”等重大平台,高水平打造的“6+6”现代产业集群规模突破6700亿元。在此基础上,目前正加快传统产业“四化”转型,谋划打造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