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_ban

产业运营

OPERATION

content

发布日期:2024-11-12      阅读:     
返回列表

  一座座◆★■“超级工程”让粤港澳大湾区呈现出车畅、人兴、财旺的新气象■◆★。

  连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江门市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完成全线沥青铺装,距离年底建成通车更进一步。黄茅海跨海通道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公里,建成后将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共同组成粤港澳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

  10月30日,南中高速主线及南沙联络线开通,深中通道再添关键接口★★。由此广州和深圳两座超级城市进入★■■★★★“20分钟生活圈”★■。

  大湾区正在张开双臂,诚邀全球客商和海内外英才■◆■◆◆◆,踊跃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记者陈凯星 吴涛 丁乐)

  ——规则制度融通破障。硬联通正催生着软联通■◆。“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货币、三个关税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在于融通“破障”◆★■★。粤港澳海关“三地一锁计划”已正式启动,“港澳药械通”成员不断增加,商事领域“内地纠纷,港澳仲裁”已成为现实,“港车北上◆■◆■★◆”◆◆◆★◆■“澳车北上”为粤港澳居民提供了跨境购物、休闲娱乐的新选择。制度融通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动力。

  ——面对全球经济格局重塑、逆全球化抬头,大湾区在风雨中强壮筋骨◆★◆★★。通过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面向未来的新物种企业,粤港澳大湾区一批企业竞争力强劲、产业筋强骨壮。

  ——城市群融合无疆。今年5月,广佛南环、佛莞等城际正式开通运营。至此■★◆,一条东西向横跨广州、佛山、东莞◆★◆■、肇庆◆★■■■★、惠州5座城市的交通大动脉贯通,再加上其他城市的地铁连通项目规划和建设正式起步,中国最庞大的“跨市地铁”网络之一雏形初现■■■◆★◆,“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建设、加快成型。

  ——超级工程催生澎湃流量。今年6月底,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这座全球首个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将深圳至中山的车程从约2小时缩短至30分钟。通车不到4个月,深中通道累计车流量已突破1000万车次。

  来自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目前已开通无人机航线条■★◆◆,建设无人机起降点超过120个。2023年至今,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量超78万架次◆★★◆★,新产业蓬勃的生长力量扑面而来。

  广东省有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广东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万家,占全国的38%,世界500强企业有350多家在粤投资布局。今年1到9月,广东新设外资企业超过1.8万家,同比增长16.6%,占到全国43.3%。今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达到2★■★◆.26万亿元,再次取得亮眼成绩。

  在世界经济的波折里,粤港澳三地向上突围■★★,在风雨中拔节生长★■◆★。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说,每逢周末或长假★◆★■★◆,很多香港居民到深圳等大湾区内地城市游玩★■★,与当地居民交往。★◆★★★“我们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方面做得有成效★★★◆”◆■◆◆★。

  ★◆★◆■“广东已连续4年被评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第1名★■★★◆■。”广东省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祝永辉说,粤港澳大湾区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跨境便捷高效流动◆★◆◆◆■,正成为全球最具前景的增长极之一。

  随着广深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带动和示范效应逐渐显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之风劲吹。“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已连续五年居全球最佳科技集群前列。

  在新技术的牵引之下■★★,粤港澳大湾区一批批科技企业喷涌而出,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聚势腾飞,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呈现出新的气象◆★★■★。

  2022年在首届大湾区招商大会现场签约嘉士伯佛山生产基地项目,在双方的通力合作下,项目只有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建设★◆★■◆◆,创造了全球啤酒行业同等规模项目中罕见的建设速度记录。如今★◆◆★,嘉士伯佛山三水生产基地已于8月底正式投产◆■★,拥有两条瓶装生产线◆◆■■、一条拉罐生产线和一条桶装啤酒线◆■■★。嘉士伯中国总裁李志刚说■★★◆,新生产基地投产是产能的增加,也是嘉士伯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信心◆◆■★。

  今年以来,曾因遭受极端打压而陷入低谷的华为手机再次崛起◆★■◆★,重夺市场第一■■。国际调研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为以17.5%的市场份额再次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第一名◆★★■■◆,一季度和二季度手机出货量增幅分别为110%和50■◆★★.2%,增速领跑行业。

  近年来,深圳市坪山区锐意改革★■★■★★,在全国率先制定区级智能网联全域开放管理办法,谋划实施生物医药特殊物品通关便利化等改革项目,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2%。区委书记杨军说,坪山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坚持以改革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持续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面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展环境严峻复杂■◆■★◆◆,大湾区向改革要活力◆■◆。大湾区因应改革而生,因应改革而强。近年来◆■◆,粤港澳三地携手深化改革先行先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的营商环境◆■■◆★■,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11月8日◆◆■★★■,广州白云山下,粤港澳共迎四海宾朋,这是连续第三年共同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5周年以来,粤港澳风雨兼程,硕果累累,气象万千。

  “我在最新的施政报告中提出多项关于香港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点措施,特别是用好深港河套这个重大平台■◆■◆,推动河套港深创科园发展■■,打造成为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李家超说◆■★。

  厚植沃土生硕果。近些年★★■■◆,由各类实验室牵头主导,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功突破深海潜航器、高集成射频芯片、仿生合成橡胶等“卡脖子■★■◆◆◆”关键技术,研制出全球首个肿瘤内注射药物■■★◆★、全国首台场发射透射电镜等创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把规划抓在手上★■★★,把项目落在地上,把未来融在路上,把百姓记在心上★★★◆■★。”■■★★◆“一个世界级的湾区◆■★,一个发展最好的湾区正在拔节生长。■★”

  ——科技走廊引领协作◆◆“新风尚”◆★★■★。广州南沙天后宫旁的白色建筑内◆■★★,广州超算南沙分中心机柜延伸出百兆网络专线,紧密联系广州超算与香港科创力量。得益于★◆★★■◆“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和高效高精算法技术分析,香港大学副教授林赞育能更便捷地在海量数据中,追踪重要病原体的起源、传播和进化。香港科技大学研究院院长高民说◆◆■◆★■,截至目前■◆,使用过广州超算的港科大教师超过200人。

  今年7月,香港单牌车突破100万辆次,实施1年的“港车北上”政策迎来新的里程碑。

  大科学装置集群日渐成型、实验室体系不断丰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快速推进,并在强大的金融、人才和市场多要素的加持下,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粤港澳大湾区不断走向全球创新高地。

  “城轨变地铁■■■◆◆,粤港澳大湾区越来越像一座城市。◆◆”一位香港青年深有感触地说。

  ——面对世界经济低迷、增长放缓,大湾区经济总量持续壮大■★■■。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从2018年的10.8万亿元到2023年的超过14万亿元■■★,比肩全球前十大经济体。立足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粤港澳大湾区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聚引全球先进企业、技术和经验,越来越多的企业扎根广东,与广东共成长■◆■◆◆★。

  “以前从佛山家里到广州的公司,每天往返5个多小时的通勤真的让人苦不堪言,现在新开通了城际地铁,时间缩短了一半还多,又快又舒服。◆■■”随着■★★★■“跨市地铁◆★★◆■”开通■◆★■,家住佛山的谢先生体验到“同城上班”的便捷。

  ——新产业聚势腾飞注入“新动能◆◆■”■◆★◆★◆。轻点手机◆■★★■◆,热腾腾的美食随着无人机桨叶的嗡嗡声从天而降◆◆■★;设好程序,在烈日当头时请无人机替代安保人员完成公园巡检任务;躲避拥堵,乘坐“空中的士”直升机从市区直达机场……这是每天在深圳真实发生着的场景。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澳门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积极地落实国家各项政策和系列的创新举措★★◆◆,加快发展中医药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及文化体育等重点产业★★,推动澳门的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11月8日举行的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来自埃克森美孚、巴斯夫和特斯拉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430多名代表齐聚广州,达成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2.26万亿元。

  向融而进、向新而行、向强而立,这是全球工商界投下的信心票■■★★◆★。5年的大湾区建设才刚刚拉开帷幕,还有无比辉煌的未来期待携手创造◆★■。

  ——实验室体系奠定“新基础”。纵观全球科技发展史■◆★★★,绝大部分先进技术都诞生于实验室,而在粤港澳大湾区,10家省实验室、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30家省重点实验室以及31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等实验室平台,共同组成梯次衔接、主体多元、特色分明的实验室体系,为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黄茅海跨海通道高栏港大桥(左)和黄茅海大桥(7月16日摄)■★★。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大型跨海工程★◆,连接珠海市和江门市■★★■■◆,线公里■◆★■■■。跨海段由高栏港大桥和黄茅海大桥两座主桥组成,项目预计2024年年底通车◆◆■■★。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