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家门口”的人文气质 浪漫而旖旎

■★★■“生活在杨浦,是一种幸福”,杨浦能让遗留的老厂房■★◆、仓库“蝶变”成为富有工业美学的创意园区、遗迹公园、博物馆;也能将港口吊车、轮船码头改造成凸显海派风貌的城市“网红打卡点”——在渔人码头聆听民族音乐盛宴;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体味“工业风”与“艺术感”的碰撞■★◆■★;在YOUNG剧场观赏戏剧经典;在大学路感受“二次元”潮流……五年来,文化的力量让曾经的◆■★“工业锈带”逐渐蜕变成为一条■■“文化秀带”,层出不穷的文化服务让市民们真正感受到“家门口”也有了远方的浪漫和旖旎◆◆◆■◆■,日新月异的生活让人每天都充满了新鲜感,也不由人觉得杨浦正变得越来越“YOUNG◆★■■”。
政府优化服务◆★◆★,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群众收获了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多方的参与让杨浦◆★★“文化秀带”成为杨浦乃至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新名片。
一年多来■◆◆★◆,这座地处杨浦滨江的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立足厚重的历史实物,借助多元呈现手段,持续◆■◆“上新”优化公共服务,刷新了业内及大众对专业博物馆的定义与想象。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杨浦重磅打造◆◆■“另一种光亮”中法零碳音乐会,邀中法两国音乐家来到杨浦滨江灰仓艺术空间,用歌声和旋律带来两国文化交流◆◆◆■■◆,传递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受到市民游客高度赞赏。
周六的傍晚,漫步在杨浦滨江渔人码头,优美动听的音乐从江岸边传来■■★★,循着美妙的声音找去,则有机会发现这里有一群身着汉服的专业音乐家,正在用笛子、古筝、二胡、中阮、笙等中华传统乐器进行现场演奏。更让人感到亲切的★■,是这里演奏的曲目十分用心◆◆★,除了传统的经典的选段,也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月亮代表我的心》《知否知否》等流行歌曲,可谓是雅俗共赏■◆★。
2022年11月21日,“长江口二号”古船被送入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古船转入考古和现场文物保护阶段★★◆◆◆★。“长江口二号◆■★◆★”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预计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是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
“3★◆◆★”为三大体系,即以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基础,构建精准保护标准化体系;以提升“1+N”政策体系效能为牵引,构建文物高水平活化利用体系;以建设文物主题游径为载体◆■◆■★■,构建“生活秀带★★■◆◆”活力开放体系■◆◆◆■。
事实上■★◆■★■,通过保护性改造,妥善保护工业遗产物质遗存和非物质遗产整体性和功能完整性,让具有独特工业历史背景的杨浦在后工业时代继续保留传统的元素,实现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这些理念也是让“上海杨浦‘生活秀带’”获国家文物局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授牌的重要原因。
这场线年开始在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举办的“且听江潮乐”杨浦艺趣文化生活节秋·音系列活动,通过小而精的定期音乐快闪演出★◆■◆,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音乐碰撞交流,让市民在滨江漫步时享受音乐带来的片刻惬意。
杨浦还连续九届成功举办■★◆★◆“上海市民艺术大展美术专题展”,即沪上群文静态类级别最高的双年展赛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创作人才和原创佳作★◆■■■。
五年来,文化的力量让曾经的◆★★■★◆“工业锈带”逐渐蜕变成为一条★■■◆“文化秀带★★★”,层出不穷的文化服务让市民们真正感受到◆◆◆■“家门口■★”也有了远方的浪漫和旖旎,日新月异的生活让人每天都充满了新鲜感◆■■★,也不由人觉得杨浦正变得越来越“YOUNG■★■■■”。
记者了解到,“敦煌当代”将以敦煌为养料、灵感与动力,展开传统与当代、科技与艺术、中国与世界的多维度的对话■◆★◆◆,呈现人类丰富多元的思想成就◆■★★。这也是首次将“敦煌”这一极具文化内涵的概念融入当代美术馆机构理念的大胆探索和全新尝试。它将在全球和多学科的视角下◆★,以“艺术◆■★”为桥梁,实现世界、上海与敦煌的资源联动★★■。
微短剧产业同样是杨浦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今年2月,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杨浦区片区启动★★◆★■◆,为微短剧行业在区域发展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土壤;6月★◆■★◆★,杨浦区在上海微短剧大会上发布11条支持措施,B站、抖音等共同启动微短剧产业联盟;9月,大创智作为视听基地的重点单位和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澎湃新闻、上影文化★■★★、华影九天等共同启动精品微短剧■★“剧光灯”共创计划……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一场“国歌嘹亮★◆★★■★”升旗仪式活动■◆、两场“为国而歌■◆”戏剧思政展演与一堂《“为国而歌”系列大师课第五讲——为国而歌·伟大征程》先后在国歌广场、国歌展示馆主展厅和报告厅开展。
秋是国际戏剧季是杨浦区联合YOUNG剧场自2023年推出的国际化★◆★■◆、高品质戏剧品牌,它以戏剧之名,以开放和拥抱世界与未来的姿态◆■,呈现活力★◆★■◆★、前沿、多元的戏剧舞台作品■★■◆★。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科长张自雯跟《新民周刊》分享了■◆◆◆◆“秋是■★◆◆”的含义,“因为立项之初选择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举办,所以算是秋天的一个事件■★;秋是还可以理解为秋柿■■◆,象征着果实;它还有求是的谐音。此外★★★,我们还希望它可以理解为★◆‘秋天是……’这样的开放性命题,让大家有无限的遐想”。
杨浦滨江15.5公里区域内★◆★■◆,涵盖了大量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通过改造历史建筑◆★◆■★◆,重新为工业遗产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活态传承■◆★,这是杨浦多年来一贯的做法。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介绍,东馆的定位是世界看中国的窗口,游客到东馆看完以后就能对中国的文明历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人民广场馆的定位是中国看世界的窗口◆★★■,将会有很多跟世界艺术相关的展览。而北馆将更加聚焦专业,定位是考古博物馆。
“5”为落实五张清单,包含规划保护清单■■、内涵挖掘清单★★◆、重点项目清单■★■■、现代治理清单和活态传播清单◆★★。
悠迈生活广场地处杨浦大学城附近,与B站■◆◆★■■、叠纸游戏等公司总部距离不远。公开数据显示◆■■★★,五角场商圈消费人群中,35%是20—25岁年龄段的年轻人。
2023年11月6日◆★★★◆,世界技能博物馆开馆。这是世界技能组织认可的全球首家冠以“世界技能■■◆★★■”之名的博物馆,馆内藏有来自39个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国家和地区以及全球合作伙伴等提供的与技能相关的珍贵藏品2000余件◆■★,全方位展览展示世界技能发展史。而该馆的建筑前身,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工业遗址——永安栈房。
中国首家原神IMAX影厅亮相五角场万达影城★★◆,“二次元”商业经济不可小觑。
10月12日,来自英国的阿库·汉姆舞团全新力作《丛林之书·再构版》在曾经的杨浦大剧院如今的YOUNG剧场成功上演,也揭开了2024“秋是国际戏剧季◆★■◆■”的大幕◆★◆★。
文化是城市灵魂的生动展现,一处处文化地标落成后★◆,杨浦区还进一步为其注入鲜活■■“灵魂”。
从栈房到博物馆,彰显了杨浦身体力行“五全工作法”◆◆★★■。即全方面摸底◆■■◆◆■,推动城市文脉有序传承;全要素保护,聚焦工业遗产价值内涵;全方位赋能,焕发历史建筑全新活力;全周期管理,探索保护利用机制创新;全民性参与★★■◆,激活城市更新内生动力★★。
项目初步选址杨树浦路640号上海船厂旧址内,场地内除了有目前考古大棚所在的1号船坞■◆★★,还有船厂的2号船坞和毛麻仓库等历史建筑■★◆★。
上海是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汇的窗口、新闻出版业的重镇,也是中国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为近代以来的新闻出版事业积累下丰富的史料和记忆。2023年6月30日,国内首家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成为上海城市绵长文脉中一处新的文化坐标。
10月12日起至12月8日,来自英国、德国、法国■◆、巴西、西班牙及中国的8台29场好戏将陆续登陆YOUNG剧场★◆◆■,涵盖话剧、舞剧★■◆、偶剧、独角戏■★、诗歌舞蹈剧场等多种戏剧形式◆★■。值得一提的是,继去年口碑爆棚的柏林剧团偶剧《布莱希特的鬼魂》,今年“秋是◆★★■◆”再次邀请到了柏林顶尖的五大剧团之一,因极具当代实验语言而享誉全球的邵宾纳剧院的两部作品——《哈姆雷特》和《每一个女人》◆■■◆◆◆,作为本届秋是国际戏剧季的亮点,两部风格全然不同的邵宾纳剧院作品,立于经典改编与原创制作的交汇点,为国内观众绘出了国际戏剧最当下的迭代图景★■★◆◆■。
其中,“1■■◆”为一条主线◆★■。杨浦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塑造激发活力、强化能力为核心的发展目标,以促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推进文物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二次元■■■★”文化是当下年轻人追捧的对象★◆★■,也一直是上海的一个重要发力点★★◆★◆◆。今年暑假的7月◆★◆,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BilibiliWorld 2024、ChinaJoy等动漫领域头部展会接连亮相上海■★■。
2023年3月18日★■★■★■,非遗体验新空间笔墨宫坊正式在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300号开馆。
★◆■◆“二次元■◆”商业经济不可小觑◆◆★◆,有数据显示◆■◆■,中国的◆★★■◆“二次元■◆■★■”行业规模已经连续7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2023年突破2000亿元◆◆★◆,增长率达27.6%★■◆。2024年中国的泛■★■◆◆★“二次元”用户达到5亿■■◆◆■★,其中核心“二次元■◆■◆★■”用户约1.2亿,平均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个泛“二次元◆■■★★★”用户。
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的线下音乐会还增加了讲演结合的表演形式★■,融入乐器深度介绍与音乐知识普及环节,如今“且听江潮乐■★★◆”已经培养了一批铁粉,每周都如约而至,也真正做到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艺术。
今年7月,原五角场东方商厦,现在的悠迈生活广场全面启动升级改造,告别现在的业态,力争实现华丽转身。据悉,商场将引入南京东路百联ZX创趣场的营业模式,聚焦◆◆■◆★“二次元”、泛★■◆◆◆◆“二次元”、潮流青年三大主力客群进行升级改造,探索二次元商业消费新业态■■★,今年年底改造完成后◆■■★,这也将成为南京东路后上海第二家百联ZX。
馆内“墨模宝库”内,陈列了近万副明清传承而来的墨锭模具;而在■★◆◆■★“笔墨文博区”★■◆◆★◆,还有皇家笔墨、名家笔墨、红色笔墨等文物展示◆◆★★■◆。镇馆之宝“最长的狼毫笔”和◆◆◆■“最大的如意墨■★◆★”则将非遗技艺的巅峰水平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参观非遗生产制作■★、手工制作★★■,还能沉浸式感受笔墨文化“慢生活”■◆★◆◆,与非遗技艺◆◆■◆■“零距离”。
如今■★,越来越多的在线文娱企业来到杨浦,一条区域在线文娱产业链正在成型★■,为促进杨浦文化软实力提升◆◆◆◆、实现经济动能转换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年,杨浦区出台了《杨浦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聚焦文旅元宇宙、网络视听、电子竞技等细分领域■■★◆★,在各条产业链中较早地实施了政策保障。
动漫、游戏通过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被赋予了更为丰富和生动的文化内涵,引领带动服务消费逆势增长,是杨浦打造千亿级创意设计产业集群的新引擎。朱音奇透露,因为高校集聚★■◆◆◆,年轻人众多,杨浦的商业体◆★◆★■“二次元”浓度非常高,而作为上海“二次元”产业高地■◆,杨浦拥有B站、叠纸游戏等多家新型互联网文化企业,赛道优势显著,因此相关单位也正在策划以“二次元◆■■◆■”为主题的节日活动,赋能城市的文旅业态发展■◆★★■。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建于1883年的杨树浦水厂,在做水厂外的拦污网和防撞桩的同时★★◆◆★■,在顶上架设了一个535米长的木质栈桥;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火柴盒形建筑■★◆■★”上海烟草公司机修仓库,经过退台叠层的设计,变身立体大花园——绿之丘★★;昔日远东最大的肥皂公司上海制皂厂功能重塑★◆■■★■,其生产辅助区成为◆★■◆★“皂梦空间■◆◆■■”★◆;毛麻仓库、明华糖仓等经修缮后,先后承办20余项省部级展览……
◆■■★■■“微短剧是当下比较火热的新兴领域■◆★★◆,它也是网络视听产业里的重点细分领域★◆,所以杨浦以微短剧为切入口◆■★★★,扩大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整个品牌的影响力和产业集聚力。”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产业科科长徐刚介绍,目前,杨浦区通过构建推动微短剧发展“1+2+6”工作措施,即聚焦网络视听产业基地“一个基地”,聚合生态体系和政策体系■★■“两大体系”,聚力工作机制、评优激励、服务团队、产业活动、专项资金■★★◆■★、先行先试★◆★■◆“六大支撑”的顶层设计■◆◆,不到一年的时间,基地已经吸引了超过100家相关企业入驻,“考虑到产业特性,杨浦区也在推动片区内注册企业报审电视剧、网络剧■★★■◆★、网络综艺等的绿色通道★■■◆,加快审批流程”。
今年秋季■◆■,杨浦还在全区15个点位开设了近30门“市民夜校”课■★★,涵盖书法◆■◆、水墨画★★★■、声乐等传统课程及尤克里里弹唱、街舞popping等新颖课程◆■★◆,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加入,寻求下班后的新生活。
2024年11月★◆★◆◆★,一座全新的专业美术馆“敦煌当代”在杨浦区落成开幕。主体建筑外观如被风吹皱的沙丘★◆,或拱起的石窟,令人想起敦煌的自然景观★■★。外立面以云锦流动的韵律节奏★■,既呼应敦煌壁画中的美学元素,也为简洁的建筑造型带来丰富的变化。
场馆以◆◆◆“国歌从这里唱响”为主题,通过2000平方米五大乐章精品陈列、410件珍贵藏品■■◆◆◆★,生动演绎了《义勇军进行曲》从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伟大历程以及国歌在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国歌展示馆还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打造“为国而歌■◆★★”AR体验厅,以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博物馆■◆,推动红色资源数字化建设,让红色场馆贴近群众◆◆★,让国歌精神根植人心。
2022年,展览以◆◆■◆“摄影,让上海会见多彩世界★■◆■★”为主题,展出来自上海■★、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名摄影家的优秀作品,首日预约上线即★■■◆“秒空”,甚至还有观众拉着行李箱专程跨越山海奔赴而来。张自雯透露,今年的摄影展览将于11月8日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举办■◆■★◆,展览主题为“我们的城市★■”,同样精彩绝伦■★。
“上海国际摄影节暨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是全国第一个由地方省市举办的大型国际性摄影艺术展览◆★★★★★,自2020年落地杨浦以来,现已成为国内历史最为悠久、影响力最强的国际摄影展览之一◆◆◆■■■,致力于打造多元的“世界影像会客厅”★■■★■★。
在杨浦,还有一处别具特色的场馆“笔墨宫坊◆★◆★■”■■,它是上海首个拥有两项国家级非遗的4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由曹素功、周虎臣两个中华老字号组成■◆◆◆。
2023年,杨浦区全新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艺·趣文化生活节”,着眼于深度参与和文化体验◆■,以“艺年艺度艺归来■★■◆★”为口号,倡导市民用艺术的生活态度在每一个自然年与艺术不期而遇◆◆★,前文提到的★★“且听江潮乐”正是生活节的一个部分。
保护传承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习念兹在兹的大事。杨浦将新的发展理念融会贯通,将文物保护利用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背景中去考量,着力推进文物资源和工业遗产◆★◆■◆“重现风貌、重塑功能、重赋价值”。
7月12日,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暨上海杨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深化建设工作研讨会在上海体育大学绿瓦大楼召开。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朱音奇告诉《新民周刊》,在这个会议上,杨浦区再次引领文物保护新风尚◆★◆★,率先发布了《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深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构建起上海杨浦文物保护“1+3+5”的工作格局。
而杨浦滨江历经30多年★◆■,从“工业锈带★■◆”转型成为★★■◆★“生活秀带”,为全球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体现中国智慧、国际对标、上海实践的杨浦样本■■。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世界明珠,如今落地上海,在这个现世的世界枢纽中遥望敦煌,两者似乎千差万别却又千丝万缕——这也正是“敦煌当代”成立的契机与初衷。
国歌展示馆位于电影《风云儿女》的拍摄地——杨浦区荆州路上。它是全国首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为主题的展示馆■■,2019年完成展陈提升以来,已经累计接待观众117万余人次★★■◆。
近年来◆★★,杨浦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不断培树、深耕特色文化品牌,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群文活动,用■★◆★“家门口的好活动”持续为杨浦市民文化生活添彩增色◆★★◆■。
两年后★★■★,9月28日,对于古船的进一步考古发掘已经基本完成,未来这里将建成一座全新的博物馆,这也是上海博物馆继人民广场馆和东馆后★■◆■,正在规划建设的第三个馆——北馆。
“敦煌当代”的开馆,毫无疑问将成为杨浦区新的文化地标,而作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杨浦区孕育了多个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
1986年,英国铁桥峡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世界遗产中的首例工业遗产★★,对世界工业遗产的保护产生了深远的意义◆■◆■;2003年7月通过的《下塔吉尔》,提供了国际范围内对工业遗产的定义和保护准则■■◆。
- 上一篇: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 ">下一篇: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测试